首页 泉州心理在线 学习成长 详细

泉州心理在线

高考过后,如何科学安排暑假?泉州心理咨询师建议来了!

发布时间:2022.06.29

 


高三毕业的学子们

寒窗十年

终于完成了高三学业

也逐渐要迈上全新的人生旅途

迎接这个旅途的起点

就是这个有史以来最为放松的暑假

也可能是最有意义的暑假

 

     那么如何科学安排假期时间,使其变得快乐又有意义呢?泉州市第三医院心理科国家中级心理治疗师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雅森,从心理学的角度,为广大学子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。

 

 

 

给毕业学子的假期建议

 

 

       正处于青春期的你们,自然会面临不少青春的烦恼,比如情绪起伏比较大,容易烦躁,不知道自己受不受人喜欢,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等等。正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,青春期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和发展自我同一性,这是关于“我是谁”这个问题的回答,是去发现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人和想要成为怎样的人的一个过程。个体需要通过自身的经验试着把自己各个方面结合起来,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独具统一风格的自我。这个自我包含着一些重大的问题,比如自己的兴趣爱好、理想、职业、价值观、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。自我统一性的确立就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,能够将自我的过去、现在和将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,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思考。

 

       实现这一过程并不容易,因为你要去整合自我,必须要有一定的素材,也就是你个人的社会经验和体验,通过与不同事物的接触、碰撞,你去知觉去感受,像照镜子般的,自己的内在究竟是道什么风景才会渐渐清晰起来。

 

     然而,现在的社会和家长对青少年的关注大多以学习为主,倘若学习成绩好,则视为优秀,成绩不好,则视为没什么前途,似乎除了学习之外,其他事情都不重要。这是一个相对短浅而单一的视角和维度,甚至这种维度是很危险的。殊不知,孩子未来是要走向社会的,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,而人格的发展才是更基础的根基。

 

     现在的青少年课业很重,每天埋头读书,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一些自发的探索性活动。不少学生成绩优异,但却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,也没什么兴趣爱好,更不知道将来要干嘛,生活浑浑噩噩,充满了迷茫,这就是自我缺乏统一和整合的结果。这些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管控下可以努力学习,一旦到了相对宽松的大学,便容易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人生的意义和乐趣。

 

    因此,对于青少年以及高考结束的学子们来说,要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和建立自我同一性,去探索、去体验、去感受、去思考,去理解你自己。

从个体层面上

有以下的建议

图片

 

①培养积极健康、真心喜欢的兴趣爱好,有助于缓解压力,激发快乐情绪,还能结交共同爱好的朋友,形成同辈群体间的亲密关系。

 

②养成规律的运动,可以释放过多的精力,让青春期的冲动、热忱、激情找到安放之所。

 

③利用假期多去旅游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,比如做志愿者、义工等,尝试寻找独立探索和整合自我的机会,增强“我能行”的自主感体验。 

 

 

④多阅读经典有益的书籍,可以增长知识,开阔视野,学习到不同领域的高手的思想观点,体验不同的人生。

从家庭层面上
图片

 

①要以平等、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,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性空间,让其进行一些自发性的探索。在安全的前提下,大可不必拘于小节,比如改变头发、服装、或听音乐等无害的行为都可让其去尝试体验。要尊重他表达个体性、鼓励他独立思考,问他问题,而不是给他答案。他可能在这期间会有很多角色的尝试,各种“折腾”,但这种“折腾”的背后,是他在探索和体验:“做这个行为我感受好吗,舒服吗,适合我吗”,而这些行为的结果更是对个体的一种反馈,让他能有参考,从而调整后续的行为。

 

②信任他,让他拥有更多自己的生活。过多的压迫只会带来反抗,因此,可以允许他亲自去犯一些小错误,摔了跟头才能长了记性。对于某项事物到底是不是有益的、是不是适合自己的见解,不是通过长辈们说教获得的,而是通过体验习得的,那才是长在他的血肉和记忆里的见解。

 

从社会层面上
图片

 

可以提供一些机会让青少年参与实践体验的活动,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,让他们有展现自己、学会合作、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。

 

 

最后

心理咨询师陈雅森送给大家一句话

学习不急于一时

成长是一辈子的事

 

祝大家暑假快乐!

关怀模式

扫一扫,手机端浏览